恒大:半年凈利超520億 負債率再降三成
2018-09-26
8月6日,恒 大發布正面盈利預告,2018年上半年稅后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25%以上,核心業務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00%以上,凈負債率進一步大幅下降,從去年年末的184%大幅下降到130%以下。
記者查詢到,恒 大去年上半年凈利潤為231億,核心業務利潤為273億,據此估算其今年上半年稅后凈利潤超520億,核心業務利潤超546億,均創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此外,恒 大凈負債率僅半年時間便大降三成。
今年年初,許 家印正式宣布“新恒 大”到來,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實施“規模+效益型”發展模式,堅定不移地實施低負債、低杠桿、低成本、高周轉的“三低一高”經營模式。此次恒 大再度交出有史以來最好的半年業績,進一步鞏固“利潤之王”的地位,足見其戰略決策的前瞻性。
盈利能力持續提升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恒 大采用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大幅降低了營銷、管理、財務三大費用,實現強有力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恒 大大力提升產品品質,增加產品附加值,為老百姓提供高性價比精品住宅,這也是其連續三年實施無理由退房的底氣所在。
今年上半年,恒 大實現銷售 3041.8億,同比大增 24.6%,多家投行預計恒 大全年銷售將突破6000億,強勁的銷售為恒 大利潤持續高增長提供有力保證。
此外,利潤大漲增加了恒 大的凈資產,也推動其凈負債率進一步降低。
行業人士認為,受到房地產調控不斷加碼以及金融監管加強的影響,房企違約、跑路、倒閉等風險逐步暴露,近期多家企業出現債務違約,十多家上市房企發債也被迫中止,大量房企陷入經營困境。與之相對,恒 大前瞻性的戰略布局、獨有的緊密型集團化管理、員工隊伍的超強執行力,確保了風險防控、成本控制以及產品質量,讓其成為極少數業績逆市大增的房企。
地產主業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也為恒 大進軍高科技提供強有力的資本支持。今年年初,恒 大提出要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逐漸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4月,恒 大與中科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恒 大計劃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共同拓展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新能源等重點領域。6月,恒 大宣布入主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正式進軍電動汽車市場,首款高端電動汽車FF91近日已完成首輛汽車的白車身組裝,并啟動整車組裝。
“新恒 大”提出僅僅半年,便實現凈利潤超520億,凈負債率大降三成,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許 家印提出進入世界百強的“新藍圖”極有可能提前實現。更值得期待的是,成功布局高科技產業,將為恒 大打造百年老店、助力科技強國增添重要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