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嚴厲打擊中介代辦公租房 各地樓市“管秩序”新政逐步落地
2018-11-13
11月9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大公租房轉租、轉借行為監督管理力度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從落實產權單位管理責任、強化管理部門監管職責、加大督導和聯合懲戒力度、嚴打中介機構和網絡平臺違規行為、全面加強技防手段應用、完善責任追究機制等方面,對公租房使用監管作出進一步部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不僅是北京,隨著“管秩序”逐漸成為各地樓市政策的新重點,對房地產市場的涉及土地交易,新房、二手房銷售和租賃市場等各個領域的規范措施都在落地,與之相關的購房者(承租人)、開發商、中介、廣告公司等市場主體,其市場行為都將受到更加嚴厲和規范的約束。
北京連續發文整治公租房
近期北京加強公租房管理舉措不斷。
國慶期間,北京市住建委組成4個專項檢查組,對部分公租房項目后期使用監管情況進行專項抽檢。
10月末,北京市住建委出臺《關于嚴格違規轉租轉借公共租賃住房家庭資格管理等工作的通知》,提出將對違規使用公共租賃住房家庭取消家庭各類保障房(含公租房補貼、市場租房補貼)資格,停止發放租金補貼,退回承租住房,并依據有關規定處以罰款。
密集的政策出臺,被認為與北京公租房市場近期出現的問題有關。
據了解,2018年上半年,北京已啟動公租房分配(含市場租房補貼)1.26萬套(戶),其中實物房源約1萬套,新增市場租房補貼發放2600戶。8月底,北京住建委曾透露,將在年底前再啟動近萬套房源分配工作。這也意味著北京2018年全年的公租房配租套數,將遠遠超過此前劃定的1.5萬套。
不過,在公租房供應數量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開始爆發。8月末,北京某知名中介被爆子公司違規轉租公租房,被北京市朝陽區房管局處罰。此后,有媒體報道,北京市石景山區京原家園、朝陽區雙橋家園和馬泉營家園等公租房項目存在通過中介轉租和租戶擅自將公租房改為日租房等行為。
有中介機構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直以來,我國公租房領域存在“嚴進寬出”的問題,即資格審核較為嚴厲,但后續審核與督查幾乎“空白”,這導致公租房背后存在一個“套現”的概念,即先獲取租賃機會,然后通過轉租等手段獲取利潤。因此,公租房等保障房領域急需建立起完善的后續審核與督查機制。
“(政策)主要是為了糾正公租房具體操作中存在的各種亂象,尤其是配租后出現的新問題?!币拙?博客)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他指出,此次《通知》中,不僅只針對承租家庭,還對中介機構、網絡平臺、社會單位集體等多個公租房領域參與方的市場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強調保障房的界限清晰,對于規范租賃市場交易秩序,提高保障房的保障精準度有著積極意義。
而北京市住建委方面近期透露,未來將本著“標本兼治、多措并舉、部門聯動、社會共治”的原則,不斷規范公租房使用管理,盡力減少公租房違規轉租問題。在市級運營的公租房項目中,今后將全面推廣人臉識別技術,并借助物聯網技術,采集租戶開門、用水電氣暖和電視網絡等設備情況進行分析,對疑似轉租家庭進行重點檢查。
“管秩序”成重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從6月底,住建部等7部委宣布在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以來,“管秩序”逐漸代替“打補丁”,成為各地樓市新政落地的新主題。
公開信息顯示,為打擊房地產領域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8月以來,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合肥、廈門等地多部門聯合開展專項行動,遼寧、福建、云南、重慶、貴州、湖北等多個省市都開展了省一級的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
部委層面,住建部接連公布兩批次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名單,涉及哄抬房價、“黑中介”、捂盤惜售、未批先售、虛假宣傳等方面,著力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此外,住建部還在10月中旬發布了《住房城鄉建設領域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網上征求意見稿)》列舉了住房保障方面、房地產市場方面、住房公積金方面、建筑市場和工程質量安全方面等存在的101種行為,情節嚴重或社會影響較大的,將被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
其中,違規轉讓、出租、轉借、轉租保障性住房和違規代理出售、出租、轉租保障性住房等經紀業務等行為,均被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行為目錄。
據了解,對納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信用主體,住建部將聯合有關部門,采取四類懲戒措施:分別是包括限制新增項目審批、核準等在內的行政性約束和懲戒,包括引導金融機構限制向其提供貸款、保薦、承銷、保險在內的市場性約束和懲戒和其他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懲戒。
對此,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輪各地“管秩序”的政策落地,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進一步督促各地調控政策的落實,二是對商品房、租賃、土地等市場本身存在的漏洞進行規范。
顧云昌指出,與具有周期性的調控政策不同,對市場的規范應當一直加強。目前,在租賃市場還存在租金管控和保障房流入等問題,在商品房市場存在價格虛報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政策落實來規范。